成语词典

  • 查询
  • 位置查询

言不及私

yán bù jí sī

【成语解释】
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。比喻为官忠心,一心为国
【成语典故】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湛传》:“临终,与谢安、桓冲书,言不及私,惟忧国家之事,朝野甚痛惜之。”
【常用程度】
常用
【感情色彩】
褒义词
【近义词】
一心为公
【反义词】
自私自利
【成语结构】
主谓式
【产生年代】
古代
【成语故事】
公元371年,大臣王坦之极力劝谏简文帝不要让位给大司马桓温。简文帝死后,桓温辅佐幼主登基,桓温去世后,由王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。王坦之多次上书谏幼主要“尊尊亲亲,信纳大臣。”他自己言不及私,只是忧国忧民。